2023第四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圆满闭幕!明年再会~


发布日期:2023-08-24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287

    2023年8月21-22日,由食品伙伴网主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青岛市海洋生物活性因子健康食品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2023第四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在上海虹桥西郊假日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为期2天,主要从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工技术、创新开发、品质改良、冷链物流、机械设备、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出发,结合水产预制菜产学研-圆桌论坛、水产优秀产品现场展示与品鉴等环节,共同交流探讨,助力我国水产加工行业不断细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水产加工 行业市场朝多元化、高产高质方向发展。

    来自水产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单位等一百多位嘉宾老师和参会代表齐聚上海,共享此次水产行业盛会。会议得到了企业代表:联合食安(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英博机械有限公司、国联水产集团、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毛氏阳澄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烟台食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智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并取得圆满成功!


    8月21号上午9:00整,在食品伙伴网水产项目经理高瑞飞的主持下,2023第四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正式开始!




    组织机构代表:食品伙伴网研发创新事业部总经理 董丽娟女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杨桂清女士,为会议致开幕辞。对各位嘉宾老师、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8月21日上午的会议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谢晶教授的主持下进行,日程主要包括4场主题报告和水产预制菜产学研圆桌论坛环节!




    涂宗财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涂老师从研究背景、水产功能多肽筛选制备、水产多肽功能活性研究、水产功能多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四大方面着手,剖析我国水产功能多肽筛选及活性研究现状,汇报团队构建的水产功能多肽筛选制备技术、多肽修复皮肤光损伤/促伤口愈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研制的相关产品和产业化应用,为水产品高值化利用和多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王锡昌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老师对海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食品产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民生产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海洋食品的资源丰富性、营养功能性等显现出其独特的可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是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步发展以及高质化加工、高值化利用和高品质调控等理论创新和技术升级,必将推进海产品的保鲜/保活、加工利用和海洋食品新品创制等产品提质和产业增效,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仪淑敏教授,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报告通过梳理我国水产品的消费现状、水产预制菜市场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存在问题,提出水产预制菜肴加工与品质保持关键技术,分享水产预制菜应用开发案例;并针对产业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和前景展望,以期为水产预制菜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吕昕女士,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裁,吕总现场报告分析了三文鱼加工业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品牌打造和创新对业务成功的在重要性,并分享了深耕做好产品的一些企业经营经验。包括:产品研发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根据原料属性,开发适应中国人饮食喜好的产品,做好加工过程中的保鲜和质量控制,把好安全关。后续讲述了荷裕品牌打造与创新发展历程和故事,提出TOC思维开发、精益求精的工艺和不断的技术创新、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等,对参会企业代表具有借鉴性的意义和启发。




    圆桌论坛环节,参与嘉宾分别有:上海海洋大学王锡昌教授,南海水产研究所陈胜军研究员,江南大学姜启兴教授,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吕昕总裁,国联水产集团姬森林先生。在谢晶教授的主持下,五位老师分别就“水产预制菜”主题进行了个人对行业的见解及观点的阐述,并现场进行了提问交流。



    解万翠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创新团队带头人。线上为大家介绍了传统发酵食品中优势嗜盐菌和关键酶的挖掘,风味微生物的多组学代谢途径解析,最终分享了海洋预制菜肴的专用风味料开发策略,基于同源微生物和酶的增效进一步提升风味品质,增加预制菜鲜美味感,成为预制菜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此途径可用于预制菜新品开发和风味提升的需求,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战略。



    姜启兴教授,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现代农业(大宗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加工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属性要求的提高,水产品休闲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姜老师主要介绍了休闲水产品的行业现状、常见产品分类和加工工艺,休闲水产品加工相关的脱水干燥技术、膨化技术、低强度杀菌技术、发酵技术等研究进展及典型产品创新开发。



    孙玥女士,青岛德慧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报告分析了水产制品的行业数据及市场趋势,指出清洁标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解读清洁标签的概念:清洁标签不仅仅是标签的工作,而是涉及配方研发、工艺设计等多个环节;分享如何来做清洁标签的产品,以及分享天然植物配料的标签清洁方案。同时,分享鲜见的创新方案,例如粘合重组创新方案,营养升级方案等,帮助企业打开创新思路。



    姬森林,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分析了水产加工企业在转型预制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是如何把握机会与解决问题的,通过对烤鱼、酸菜鱼、调味小龙虾的企业实践案例进行分享,包括研发设计、工艺转化、自动化提升、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内容,并对水产预制菜产业的规划发展方向与路径进行了阐述。



 
    陈胜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分析了调味料及贝类风味物质的研究背景,讲解了合浦珠母贝肉水解工艺,双菌协同发酵优化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风味的工艺,双菌发酵对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挥发性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及合浦珠母贝肉发酵调味料的干制工艺等。




    施晓天,上海同化益生纤产品研发经理,长期从事食品原辅料配料开发及产品工艺研发工作。目前消费者对食品需求已从填饱肚子,转化为追求品质、口感及健康,但现状是部分产品经过深加工,口感下降,品质难以保障。基于市场趋势及消费者对品质需求,加工企业对产品升级及创新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益生纤专注天然植物营养纤维产品研究,施经理结合鱼片、鱼糜制品、丸肠类等具体产品案例,介绍了通过纤维素解决质构口感,提升品质的标准化产品解决方案,助力水产品加工高品高质量发展。




    任小青,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负责人。鱼糜制品加工过程中,漂洗是其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然而,在鱼糜漂洗过程中有1/3左右的水溶性蛋白溶于漂洗水中被废弃,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任老师报告简要介绍了鱼糜漂洗水研究背景,并汇报了团队成员研究不同回收技术对淡水鱼糜漂洗水中可溶性蛋白性质的影响、回收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及回收蛋白在鱼糜制品中的回添应用效果,为漂洗水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谢晶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上海市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原学科带头人。谢教授分享了冷链的定义,在世界范围看我国冷链发展程度,以及我国冷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简述国家冷链“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带来的机遇;冷链发展中对于食品安全、食品品质和互联网、AI技术带来的挑战。




    欧阳杰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加工装备研究室副主任。欧阳老师报告结合鱼虾蟹等加工机械设备进行了目前水产预制菜加工装备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分享,包括杀鱼机、去鳞去脏、切割分割、对虾机械化脱壳、清洗开背、蟹壳肉分离等预处理设备以及鱼糜制品、水产预制菜常见案例、水产罐头等加工、熟制、杀菌设备产线等。分析了水产预制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产预制菜加工装备发展趋势等内容,为水产加工设备产线的研究开发及企业应用做了参考和引领。



    刘书来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教授针对贻贝精深加工比例低、高质高值产品少、产品品质与安全性不高等产业难题,阐明脱壳、干燥过程中贝肉品质变化规律及风味形成机制,开展贻贝脱壳、品质改良与风味控制、多层多温段干燥、蒸煮液浓缩、贝壳微/纳米化加工、营养功能组分高效制备技术研究,开发贻贝肉干制品、贝肉冻品、贻贝壳食用钙粉与饲用钙添加剂产品,实现贻贝高质高值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




    毛觉生,毛氏阳澄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以养殖虾、蟹等水产品为原料,生产冷冻和冷鲜两大类方便水产预制菜产品。毛总分享了水产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品牌介绍与原料品质控制阐述了产品创新与质量安全保障,针对冷冻、冷鲜水产预制产品核心加工技术,加工过程规划范、标准化建设,产学研深度结合,品牌定位与未来发展等,为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徐后国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副主任。徐老师报告针对目前鱼粉鱼油等原料供应短缺、价格高企等问题,讨论将水产加工副产物在饲料端进行增值利用的方法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最大化利用珍贵的海洋蛋白和脂肪资源提供借鉴,推动实现水产加工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和高值化利用,进而提高整个加工流程的生产效益,保护野生鱼类资源。




    何云海,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大连)副主任。针对我国褐藻巨大的产量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的现状,何老师分析其褐藻优质原种种质资源缺乏及缺少适应产业的新型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等主要原因,并针对褐藻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褐藻产业研究开发思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破解遏制褐藻产业发展的瓶颈,需要养殖加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职能部门通力协作,解决市场、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形成优质褐藻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及产品的全产业链,提升行业生产关键技术水平及高效利用经济效益,促进褐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胡爱军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系主任。报告简要介绍了超声技术的原理和水产品加工现状,重点介绍了鱼的超声冷冻、解冻和清洗技术;鱼类产品的超声腌制和杀菌以及鱼类活性成分的超声提取及其蛋白质改性研究,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介绍基于超声技术开发的水产食品和制品,使与会人员对超声技术在鱼类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以促进超声新技术的应用和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白雪老师,主要围绕抗冻肽具有调控冷冻食品中冰晶结构作用特性,介绍了抗冻肽挖掘、制备、活性评价、冷冻食品加工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抗冻肽调控冷冻鱼糜加工品质的作用机制,同时阐述了基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统计模型建立等方法应用构建抗冻肽调控冷冻鱼糜加工品质的理论模型。




    尹涛,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活鱼运输是“淡水鱼全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可实现跨地域资源调配、供需平衡。在活鱼运输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应激源的影响,鱼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影响鱼体存活率、加工特性、食用品质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尹老师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鱼运输过程中的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然后重点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品加工团队近年来在运输应激对淡水鱼肌肉品质影响方面开展的课题研究。报告为保持、提升运输后鱼类肌肉品质提供了思路。




    启航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岩藻黄质特殊的分子结构赋予其抗氧化和多种慢性疾病干预活性。然而,岩藻黄质提取成本高,价格昂贵,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结构不稳定,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启航老师报告主要以裙带菜为原料,首先优化了岩藻黄质的绿色提取工艺,并表征了其功能活性;其次,构建了乳清蛋白基和明胶基岩藻黄质包埋体系促进了岩藻黄质的稳定性,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估了岩藻黄质的保护眼损伤、肿瘤干预等生理功效;最后,在前述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得到了微凝胶颗粒,并将其作为乳化稳定剂制备了负载岩藻黄质的高内相乳液,进行了3D打印应用研究,同时介绍了强化岩藻黄质的相关藻类休闲食品开发。




    2023第四届水产品加工技术研讨会于8月22日在上海圆满闭幕,感恩所有参与组织单位和支持单位,所有嘉宾代表对食品伙伴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不懈努力,搭建行业桥梁,一起为水产崛起贡献力量。




上一篇:2023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提升大会圆满结束
下一篇:食育网开始筹备2024(第三届)中国食育发展大会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Yantai Foodm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535-6730582 Email:foodmate@foodmate.net 传真:0535-2129828
2005-2022 鲁ICP备14027462号-12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933号

 
收缩

在线咨询

联系人